详细介绍:
电力电缆故障的原因
1、绝缘老化变质
电力电缆绝缘要受到伴随电作用带来的热、化学及机械作用,从而使绝缘介质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使介质的绝缘水平下降。绝缘受潮。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因结构上下密封或安装质量不好而造成绝缘受潮;制造电缆包铅时留下砂眼或裂纹等缺陷,也会使电缆受潮。
2、电缆过热
造成电缆过热的原因有很多。内因是电缆绝缘内部气隙游离造成局部受热,从而使绝缘炭化。外因是安装在电缆密集地区、电缆隧道等处的电缆,穿在干燥管中的电缆以及与管道接近的电缆,会因电缆过负荷或散热不良,而使绝缘加速损坏。
3、机械损伤
主要是指外力作用造成的电缆损伤。这主要是由于车辆振动等机械作用,使电缆变形。电缆变形导致弯曲过度,损坏了内绝缘或导致绝缘内部产生气隙。
4、护层腐蚀
由于电解作用或化学作用使电缆铅包腐蚀,因腐蚀性质和程度的不同,铅包上有红色、黄色、橙色和淡黄色的化合物或类似海绵的细孔。
5、过电压造成击穿
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使电缆绝缘所承受的应力超过允许值而造成击穿。而且,对实际故障进行分析表明,许多户外终端头故障,是由于大气过电压引起的。
电缆型号的选择,与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是否经济合理有很大的关系。《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七条对电缆的选用制定了如下选择要求:
1.电缆实际敷设地点的水平差应与规定的电缆允许敷设水平差相适应。
2.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
3.严禁采用铝包电缆。
4.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
5.电缆主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
6.对固定敷设的高压电缆要求:
(1)在立井井筒或倾角45°其以上的井巷内,应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2)在水平巷道或倾角45°以下的井巷内,应采用聚氯乙烯绝缘钢带或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交联乙烯钢带或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3)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可以采用铝芯电缆;其他地点必须采用铜芯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