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6SL3211-0KB17-5UA1,6SL3211-0KB17-5UA1 {心中有空间,梦想就有可能} {西门子与客户携手,让关键所在,逐一实现} 联 系 人: 黄勇《黄工》 24小时联系手机: 13701633515 直线销售 电 话: 021-31660605 在 线 商 务 QQ: 77956468 单位:台 产品单价:电议 供货数量:不限 最小定量:1 包装说明:齐全 产品规格:全新原装 PLC程序家族的故事 1.程序家族有哪些成员? PLC的控制程序一般由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组成。西门子的S7-300/400将子程序分为功能(Function,或称为函数)和功能块(Function Block)。 在每一个扫描循环周期,CPU都要调用一次主程序,用户程序必须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主程序。小型控制系统可以只有主程序。 中断程序用于快速响应中断事件。在中断事件发生时,CPU将停止执行当时正在处理的程序或任务,去执行用户编写的中断程序。执行完中断程序后,继续执行被暂停执行的程序或任务。 2.哪些情况需要使用子程序? 当系统规模很大、控制要求复杂时,如果将全部控制任务放在主程序中,主程序将会非常复杂,既难以调试,也难以阅读。使用子程序可以将程序分成容易管理的小块,使程序结构简单清晰,易于调试、查错和维护。 子程序也可以用于需要多次反复执行相同任务的地方,只需要编写一次子程序,别的程序在需要的时候多次调用它,而无需重写该程序。 3.怎样调用子程序? 主程序可以调用子程序,子程序也可以嵌套调用别的子程序。嵌套调用的层数是有限制的,例如S7-200的最大嵌套深度为8级。 执行完子程序后,返回调用它的程序中的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 4.每个扫描周期都会执行子程序吗? 子程序的调用可以是有条件的,在被调用期间,每个扫描周期都要执行一次被调用的子程序。调用条件不满足时不会执行子程序中的指令,因此使用子程序可以减少扫描循环时间。 5.停止调用子程序后,子程序中的线圈处于什么状态? 停止调用子程序后,不再执行子程序中的指令。子程序中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如果没有受到别的程序的控制,将保持子程序最后一次执行后的状态不变。即使控制这些线圈的触点的状态变化,该线圈对应的元件的状态也不会变化,因为这时根本就没有执行子程序中的指令。 6.怎样实现子程序的无条件调用? 有的PLC的子程序调用指令不能直接接到左侧的垂直“电源”线上,需要通过触点电路来控制是否调用子程序,即子程序的调用是有条件的。可以用一直为ON的特殊位元件(例如S7-200的SM0.0或FX系列的M8000)的常开触点来实现子程序的无条件调用。 不同品牌的PLC的子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子程序没有输入、输出参数和局部变量,另一种则有。 1.什么是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以西门子的S7-200为例,输入I、输出Q、变量存储器V、内部存储器位M、定时器T、计数器C等属于全局变量,可以在符号表中为全局变量定义符号名。 程序组织单元(Program Organizational Unit)简称为POU,包括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每个POU均有自己的64字节局部变量,局部变量用L(Local)来表示,局部变量只能在它所在的POU中使用。与此相反,全局变量可以在各POU中使用。 2.局部变量有哪些类型? 子程序可以使用下列局部变量: 1) TEMP (临时变量)是暂时保存在局部数据区中的变量。只有在执行该POU时,定义的临时变量才被使用,POU执行完后,不再保存临时变量的数值。主程序和中断程序的局部变量表中只有TEMP变量。 2) IN(输入参数)由调用它的POU提供的传入子程序的输入参数。 3) OUT(输出参数)是子程序的执行结果,它被返回给调用它的POU。 4) IN_OUT(输入_输出参数)的初始值由调用它的POU传送给子程序,并用同一变量将子程序的执行结果返回给调用它的POU。 主程序和中断程序的局部变量表中只有临时变量TEMP。 3.子程序的输入、输出参数有什么作用? 具有输入、输出参数和局部变量的子程序易于实现结构化编程,对于长期生产同类设备或生产线的厂家尤为有用。编程人员为设备的各部件或工艺功能编写了大量的通用的子程序。即使不知道子程序的内部代码,只要知道子程序的功能和输入、输出参数的意义,就可以用它们快速“组装”出满足不同的用户要求的控制程序。就好像可以用数字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复杂的数字电路一样。 如果子程序没有输入、输出参数,这种子程序没有明确的软件接口,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4.局部变量有什么优点? 1) 子程序如果没有局部变量,它和调用它的程序之间只能通过全局变量来交换数据,子程序内部也只能使用全局变量。将它移植到别的项目时,需要对各POU使用的全局变量作统一安排,以保证不会出现地址冲突。当程序很复杂,子程序很多时,这种地址分配是很花时间的。 如果子程序有局部变量,并且在子程序中只使用局部变量,不使用全局变量,因为与其他POU没有地址冲突,不作任何改动,就可以将子程序移植到别的项目中去。 为了减少移植子程序的工作量,在子程序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全局变量和全局符号。 2) 如果使用局部变量表中的临时变量(TEMP),同一片物理存储器可以在不同的程序中重复使用。 下面以S7-200为例,介绍子程序的编程和调用的过程。 1.创建子程序 生成项目时,自动生成一个子程序。打开程序编辑器,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命令“插入”→“子程序”,将自动生成和打开新的子程序。 2.生成局部变量 名为“模拟量计算”的子程序如下图所示,在该子程序的局部变量表中,定义了3个输入(IN)参数,一个输出(OUT)参数,和名为“暂存1”的临时(TEMP)变量。局部变量表最左边的一列是自动分配的每个变量在局部存储器(L)中的地址。 3.编写子程序的梯形图 局部变量表的下面是程序区(见上图),输入参数“转换值”是来自模拟量输入模块的与模拟量成正比的转换值,输出参数“模拟值”是计算出的对应的模拟量(例如压力、温度等)的工程值。子程序中变量名称前的“#”表示该变量是局部变量,它是编程软件自动添加的,输入局部变量时不用输入“#”号。特殊存储器位SM0.0的常开触点总是闭合。 4.子程序的调用 可以在主程序、其他子程序或中断程序中调用子程序,调用子程序时将执行子程序中的指令,直至子程序结束,然后返回调用它的程序中该子程序调用指令的下一条指令之处。 创建子程序后,在上图左边指令树最下面的“调用子程序”文件夹中自动生成刚创建的子程序“模拟量计算”对应的图标。 在梯形图程序中插入子程序调用指令时,首先打开主程序,显示出需要调用子程序的网络。打开指令树最下面的“调用子程序”文件夹,用鼠标左键按住需要调用的子程序图标,将它“拖”到程序编辑器中需要的位置。放开左键,子程序块便被放置在该位置。 子程序方框中左边的“转换值”等是在子程序“模拟量计算”的变量声明表中定义的输入参数,右边的“模拟值”是输出参数。它们被称为子程序的形式参数,简称为形参,形参在子程序内部的程序中使用。调用子程序时,需要为每个形参指定实际的参数(简称为实参),例如为形参“转换值”指定的实参为模拟量输入字AIW2(见上图)。 子程序调用指令中的实参的有效操作数为存储器地址、常量、全局符号和调用指令所在的POU中的局部变量,不能指定被调用子程序中的局部变量。 CPU调用子程序时,输入参数被复制到子程序的局部存储器,子程序执行完后,从局部存储器复制输出参数到指定的输出参数地址。 PROFIBUS网络部件: | | 网卡及电缆 | | 6ES7 972-0CB20-0XA0 | USB接口编程适配器(USB接口编程电缆) | 6ES7 972-0CB35-0XA0 | TS适配器II 用于调制解调器远程服务 | 6ES7 972-0CC35-0XA0 | TS适配器II 用于ISDN 远程服务 | 6GK1 561-1AA01 | CP5611网卡(PCI总线软卡,支持MPI,PPI,PROFIBUS-DP) | 6GK1 562-1AA00 | CP5621 PCI EXPRESS X1-卡(32 位),用于连接 编程器或带 PCI EXPRESS-BUS 的 PC 到 PB 或 MPI; | 6GK1 551-2AA00 | CP5512网卡(PCMCIA总线软卡,支持MPI,PPI,PROFIBUS-DP,笔记本电脑用,32BIT) | 6GK1 561-3AA01 | CP5613网卡(PCI总线硬卡,支持PROFIBUS-DP主站) | 6GK1 561-3FA00 | CP5613光纤网卡(PCI总线硬卡,支持PROFIBUS-DP主站 | 6GK1 561-4AA01 | CP5614网卡(PCI总线硬卡,支持PROFIBUS-DP主站/从站) | 6GK1 561-4FA00 | CP5614光纤网卡(PCI总线硬卡,支持PROFIBUS-DP主站/从站) | 6XV1830-3EH10 | | 6XV1830-0EH10 | PROFIBUS通讯电缆 | 6XV1 820-5AH10 | 光纤电缆(米) | 6XV1 820-5BH50 | 光纤电缆 含BFOC (5米) | 6XV1 820-5BT10 | 光纤电缆 含BFOC (100米) | 6GK1 901-0DA20-0AA0 | BFOC接头(每包20只) | 6ES7 901-0BF00-0AA0 | 5米MPI电缆 | 6ES7 901-1BF00-0XA0 | RS232电缆 | 链接模板 | | 6GK1 415-2AA01 | DP-AS-i 网关 IP20 | 6GK1 415-0AA01 | DP-EIB 网关 | 6ES7 158-0AD01-0XA0 | DP/DP 耦合器 | 6ES7 157-0AC83-0XA0 | DP/PA 耦合器 ,非本安区 | 6ES7 157-0AD82-0XA0 | DP/PA 耦合器 ,本安区 | 6XV1 830-5EH10 | PROFIBUS FC 过程电缆( 易爆区 ) | 6XV1 830-5FH10 | PROFIBUS FC 过程电缆( 非易爆区 ) | 6ES7 195-7HF80-0XA0 | DP/PA耦合器有源总线单元 | 6GK1 905-0AA00 | SpliTConnect分接头(10件) | 6GK1 905-0AD00 | SpliTConnect终端(Ex)(5件) | 6GK1 905-0AB10 | SpliTConnect M12输出端(5件) | 6GK1 905-0AC00 | SpliTConnect 耦合器(10件) | 介绍了几种如何读S7-1500 CPU的运行时间的方法 读S7-1500 CPU的运行时间有很多种方式,分别介绍如下几种方式。 1 通过OB1的启动参数读出运行时间 在非优化的OB1启动信息中带有OB1的运行时间,如图1所示。 图1.读出非优化的OB1中运行时间 将启动信息参数传递到全局变量中就可以读出CPU的上次扫描、最小、最大扫描时间,编程非常方便。 2 调用RD_SINFO函数读出运行时间 如果使用优化的OB1,启动信息简化而没有这些运行信息,如图2所示,则必须调用函数读出。 图2优化OB1的启动信息 例如在OB1中调用RD_SINFO函数读出运行时间,程序如图3所示。参数TOP_SI为当前OB1的启动信息, 数据类型为SI_classic,需要手动键入,ZI1为上次扫描时间,ZI2_3包含最小、最大扫描时间,低字为最小扫描时间, 高字为最大扫描时间,示例中分别传送到MW10和MW12中。START_UP_SI为暖启动OB的启动信息, 示例中没有进行引用。 图3调用RD_SINFO函数 3 调用RT_INFO函数读出运行时间 通过函数RT_INFO也可以读出CPU的运行时间,示例程序如图4所示。 图4调用RT_INFO函数 通过模式1、2、3可以读出CPU的上次扫描、最小、最大扫描时间,在这三种模式下,参数INFO的数据类型为LTIME,可以直接读出。也可以通过其他模式读出运行时间的百分比。 4调用RUNTIME指令读出运行时间 通过指令RUNTIME可以从参数RET_Val直接读出CPU的运行时间,单位为秒,MEM为中间保存程序运行的存储器,两个参数类型都是LREAL,除此之外还可以读出一段程序的运行时间。如图5所示。 图5 RUNTIME指令 西门子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西门子驱动集团的“运动控制系统”部提供了完整的、面向将来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可用于机床和其他生产机器。 由于拥有强大的革新能力、各个工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可使客户深深获益的各种解决方案西门子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领先的运动控制系统供应商之一。为此,我们可以在不同领域提供许多应用实例。 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的革新产品、 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 西门子运动控制系统可满足非常高的要求:所有产品均采用了最新技术,具有突出的功能与质量。另外,各个系统和产品相互之间完美匹配,可方便、一致地组合为一个经济的机器解决方案。 运动控制系统 SIMOTION 和驱动系统 SINAMICS 就是这些解决方案中的两个例子。这些产品构成了一个革新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使控制系统最佳地满足机器要求。结果,您会发现一系列经过优化和面向未来的经济型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它们适用于包装、塑料和玻璃加工、木材和金属加工、纺织和印刷等不同工业领域,可轻松进行扩展以满足更高要求,并可与您的高性能伺服、直线、转矩和标准电机进行组合。 另外,西门子还通过全球 130 个国家中的 295 个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或通过针对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的特殊服务(如应用咨询和机电一体化支持等),在机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客户提供支持。 应用支持: 获得顶级解决方案的安全途径 我们通过位于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和美国的若干个应用中心来为现场的专家和应用顾问提供支持,这些专家和应用顾问从规划和调试都一直伴随着客户项目 - 从基本设想到机器的正常运转。 应用咨询包括: - 项目的规划和执行
- 通过试验组态和模拟进行技术验证
- 要求与功能规格的制定
- 应用车间和客户相关培训课程
为取得联合成功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在这种合作中,西门子不仅为客户提供支持,而且还将他们吸收为系统与组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合作伙伴,从而产生了实用而又面向将来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西门子公司帮助客户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长期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A+DPTR MOV P2,A ;输出到P2口 INC R0 MOV R3,#02 ;扫描1毫秒 DELAY2: MOV R5,#248 ; DJNZ R5,$ DJNZ R3,DELAY2 MOV A,#00H ;清除屏幕 MOV P0,A ANL P2,#00H DJNZ R6,L3 ;一个字16个码是否完成? DJNZ R1,L16 ;每个字的停留时间是否到了? MOV 20H,R0 ;取码指针存入20H CJNE R0,#0FFH,L100 ;8个字256个码是否完成? JMP LOOP ;反复循环 TABLE : ;汉字“倚”的代码 db 01H,00H,02H,00H,04H,00H,1FH,0FFH db 0E2H,00H,22H,00H,22H,0FCH,26H,88H db 2AH,88H,0F2H,88H,2AH,0FAH,26H,01H db 63H,0FEH,26H,00H,02H,00H,00H,00H ;以下分别输入天,一,出, 宝,刀,屠,龙,的代码,略。 end 电路中行方向由p0口和p2口完成扫描,由于p0口没有上拉电阻,因此接一个4.7k*8的排阻上拉。 如没有排阻,也可用8个普通的4.7k 1/8w电阻。为提供负载能力,接16个2n5551的NPN三极管驱动。 列方向则由4—16译码器74LS154完成扫描,它由89C51的P1.0---P1.3控制。同样,驱动部分则是16个2N5401的三极管完成的。 电路的供电为一片LM7805三端稳压器,耗电电流为100Ma左右。 采用一块12*20cm的万能电路板,应当选用质量好些的发光管,(否则有坏点现象, 更换起来较麻烦)首先将256个发光管插入电路板,注意插入方向,同时使高度一致,行方向直接焊接起来, 列方向则搭桥架空焊接,完成后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如有不亮的更换掉。 然后找一个电脑硬盘的数据线,截取所需的长度,分别将行,列线引出至电路的相关管脚即可。原理图为了简洁,故只画出了示意图,行列方向只画出了2个三极管,屏幕只画出4个发光管, 实际上发光管为256只,三极管行列方向各16只,一共32只。焊接过程认真仔细一天时间即可完成全部制作。将程序编译后烧写入89c51, 插入40pin Ic座,即可看到屏幕轮流显示:“倚天一出宝刀屠龙”。 当然,你可将程序的汉字代码部分更换为您所需要的代码即可显示你所需要的汉字 元件清单: 名称 数量 规格 4.7k 1/8w 32 电阻 4.7k*8排阻 1 2n5551 16 小功率NPN三极管 2n5401 16 小功率PNP三极管 led 256 3mm白发红高亮度 22P 2 瓷片电容 10uf/50v 1 电解电容 100uf/25v 2 电解电容 AT89C51 1 或AT89S51 40pin Ic座 1 插89c51用 12M 1 晶体 74LS154 1 或74HC154 LM7805 1 稳压IC 电源插座 1 稳压电源 1
LED显示屏用电源的设计 林建伟,李震 西安普声电信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43 1引言 LED显示屏是一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显示媒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车站、宾馆、银行、医院等公共场合。显示屏电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给显示屏发光二极管提供必要的工作电流,保证屏体正常显示。为简单起见,通常采用由一小功率电源带3到4个显示驱动板的供电方案。这样,一个较大面积的显示屏需要配接许多电源模块,例如一个2m×1.5m的屏体,就需要提供24个5V/20A的模块电源。该设计存在以下的缺点。 1)接线复杂每一个电源均需单独地配置交流输入线、直流输出线。 2)电源冗余度差在大多数情况下,屏体显示内容为文字、动画、图片,每个显示驱动板消耗的电流不一样,可能某些电源模块过载,而另一些模块空载。此外,若某一电源失效,会造成屏体的一部分黑屏。 3)电源过载能力差,利用率低屏体在工作时消耗的电流随画面的内容、颜色、亮度而变化,大部分时间电流较小,而大面积高亮度的画面虽消耗电流大,但持续时间短。考虑到LED是恒流驱动的,只要驱动板可正常工作,供电电压可以降低一些。电源最好有下拖形状的限流特性,而不是通常的较陡峭形状的限流特性,以保证有较好的过载能力、较高的利用率。 考虑到以上各点,提出新的供电方案如下: 1)集中供电,采用n+1冗余方案。 2)电源模块设计适当的输出电流,模块可均流。保证屏体装配工艺易实现n+1冗余。 3)电源模块有下拖形状的限流特性以保证有较好的过载能力、较高的利用率。 4)电源模块有扁平的外形,自然散热,易于在屏体上安装,并利用屏体散热。 5)电源模块带APFC,减小对电网的干扰,适应电网的波动。 2电路设计 采用集中供电方案可避免分散供电的缺点,但要求电源的可靠性更高,否则电源一旦失效会造成整屏的黑屏,而不是部分黑屏。提高电源可靠性的最积极的办法为提高变换效率,减少发热量,同时选用可靠性高的线路与器件。 2.1AC/DC电路设计 传统的AC/DC全波整流电路采用的是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这种电路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和储能元件的组合,输入交流电压的波形是正弦的,但输入电流的波形发生了严重的畸变,呈脉冲状。由此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有危害作用,使电源输入功率因素下降。在本设计中整流电路部分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APFC),避免了上述缺点。其电路如图1所示。
与典型PFC主电路不同的是此电路选用了无损吸收缓冲网络。该网络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提高了其稳定性,增强了其使用寿命。它利用一组无源元件,使开关管实现了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提高了电源的工作效率,且相对于其它谐振软开关电路,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通过分析PFC主开关Q的工作过程来说明此无损吸收缓冲网络的工作原理。 1)Q导通时,因为电感 L2中电流不能突变,且C2、C1电压不能突变,Q中的的电流从零开始增加,缓慢上升。通过 D4的电流iD4渐减。Q实现零电流开通,导通的损耗较小。 2)当电流iD4减少为零时,D4进入反向恢复状态,通过电感 L2的电流iL2=iL1+irD4。D4反向电流irD4的变化率受到电感 L2的控制,反向恢复损耗降低。 3)主电感L2中电流缓慢增加,Q上的电压 uQ下降。电容C2通过D2、C1、L2、Q放电 ,C2上的电压uC2下降。 4)当uC2下降为零时,C2中的能量完全转向 C1、L2。L2中的电流饱和不变,uQ下降变为零,Q完成零电流开通过程。 5)Q保持开通状态,与普通PFC电路的开关管状态相同。 6)Q关断时,L2中的电流 iL2通过D1流向C2,C2从零开始充电,Q实现零电压关断,关断损耗较小。二极管 D2、D3使uC2最终钳位在输出电压VL。 7)L2在导通时存储的能量通过 D1、D2流向C1,L2逐渐复位。当 L2复位后,C1中的能量通过D3输出。 8)当C1两端电压变为零时, D4正向导通。Q完成零电压关断过程。 9)Q保持关断状态直到开始进入新的开关循环过程。 Q的开关波形如图2所示;Q的实测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如图3所示。(电源负载22A) 从以上分析可知此无损吸收网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Q的最大工作电压等于输出电压 VL。 2)PFC电路的输出二极管D4的耐压是 VL与电感L2的反向电压之和。 3)Q中的电流上升率,即Q的开通损耗决定于电感 L2两端电压和L2的电感量。 4)Q两端的电压上升率,即Q的关断损耗决定于流过电容 C2的电流和C2的容量。 5)由于开关动作引起的存储在 L2和C2中的能量最终都输出给了负载,保证了转换器的工作效率。 2.2DC/DC主电路设计 DC/DC主电路采用单端双正激电路。单端双正激电路相对于其它拓扑电路结构,开关管承受电压低,在控制电路设计中不必担心共态导通问题,也不会因电路不对称发生高频变压器单向偏磁,即不存在变压器饱和问题,是一种可靠性较高的电路。考虑到整机的高度不超过60mm,以及变压器工艺、安装、散热的要求,DC/DC变换采用双变压器、双输出电感结构。变压器原边并联,副边各自用一个输出电感,如图4所示。 该电路的无损吸收网络不同于AC/DC部分电路所采用的无损吸收网络。它仅使开关管完成了零电压关断过程。以下以开关 Q2为例(Q1与Q2变化状态相同),简述该网络的工作原理。
1)导通过程 Q1、Q2开通时,除一路电流通过 Q1、T1副边、Q2外,另一路电流流过 Q1、C5 L7、D10、C7、 Q2形成LC振荡回路,C5、C7被充电。当A与B点之间的电压uAB等于主电路电压VDC时,由于 D10的单向导电性,振荡结束。电感L7起限制 C7、C5中的电流变化的作用。Q1、 Q2中流过的电流为从副边折算到原边的负载电流与C5、C7充电电流之和。 2)关断过程 Q1、Q2关断时,由于B点对地电压为零,C7从零开始充电, Q2对地电压uQ2缓慢上升,Q2零电压关断。加在 Q2上的电压因二极管D15的钳位作用,最终为VDC。因此,B点电压升为VDC。 Q2实现零电压关断过程。 由于变压器励磁电感、漏感及引线寄生电感所引起的感应电势的能量通过 C7、D14返回电源,Q2上的电压维持在VDC直到变压器原边磁通复位。此时, Q1、Q2上的电压分别为VDC/2直到新的工作周期。 Q2的开通期间与关断期间的状态与普通开关管同期间的状态相同。 图5为实测Q2开关波形。图6为实测 Q2零电压关断波形。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电路中每个开关管的最大工作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2)Q1、Q2关断的电压上升率分别决定于电容 C5、C7的容量。 2.3控制电路设计 为保证电源安全可靠地工作,电路设计中采用TOP224Y制作一反激式开关电源作为辅助源,如图7所示。其两路输出分别为AC/DC部分和DC/DC部分的控制电路供电。
AC/DC控制部分使用PFC控制芯片UC3854B。交流输入过、欠压、PFC变换直流电压(400V)过、欠压时都关闭UC3854,使PFC部分停止工作。这些故障信号通过隔离光耦传递到DC/DC控制电路,以达到在AC/DC部分工作不正常时保护主开关管的目的。 DC/DC控制部分使用了PWM控制芯片UC3846,采用峰值电流型控制模式。峰值电流型控制模式相对于电压控制模式,负载响应速率快,具有逐脉冲限流特性,容易获得下拖形状的限流特性,非常适合在此应用。 n+1冗余应用时,多模块必须有均流功能。该电源输出电流较大,直接从DC输出用分流器取电流 信号功率损耗较大,同时装配工艺较复杂。因此,本设计采取了原边电流合成的方法。 用电流传感器取出开关管导通时变压器原边的电流信号。该信号包含了变压器的励磁电流信号与输出电感电流折算到变压器原边的电流信号。因输出电感折算到原边的电流远大于变压器的励磁电流,所以可认为电流传感器取出的即为输出电感的充磁电流。这是输出电感电流的上升部分,只要模拟出输出电感续流时的下降部分,合成后即可得到输出电感的电流信号,也为输出电流信号。取出该合成后的电流信号后就可用于电流保护的控制与均流控制上了。 如图8所示,把电流传感器取出的电流信号经高速单向缓冲后向一电容充电。开关管导通时关闭恒流源,而开关管关断时打开恒流源对电容恒流放电。在选择合适的电路参数后,电容上的电压波形就与输出电感上的电流成比例,放大后就可得到输出电感电流,也即输出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