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广东柏克蓄电池广东柏克蓄电池广东柏克蓄电池广东柏克蓄电池
1、开箱及检查
2 搬运
禁止在端子部位受力,防止端子损伤和密封部位裂开;
避免蓄电池倒置、遭受摔掷或冲击;
绝对避免使用钢绳等金属线类,防止蓄电池短路。
2 检查:包装箱、蓄电池外观——无损伤;
2 点验:电池数量、配件——齐、全;
2 参阅:说明书、安装图、注意事项。
2、安装前注意事项
2 检查电池无异常后,将其安装在指定地点(例电池房);
2 如将电池安放在电池房,应尽可能将其放在电池房最低处;
2 避免将电池安装在靠近热源(如变压器)的地方;
2 因为电池贮存时可能产生易燃气体,安装时应避免靠近产生火花的装置(如保险丝);
2 连接前,擦亮电池端子,使其呈现金属光亮;
2 小心导电材料短接蓄电池正负端子。
2 多个电池一起使用时,首先使保证电池间连接正确,再将电池与充电器或负载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电池正极应与充电器或负载的正极连接,负极与负极连接。如果电池与充电器连接不正确,充电器会被损坏,一定要注意不要连接错误。切记连接正确。
2 接线时注意连接牢固,但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端子,推荐扭紧力矩见表一。不要在端子部用过大的力,每个连接螺母与螺栓一定要扭紧,扭紧扭矩按照表一所示。
2 表一 紧固力矩建议表
序号
NO.
|
适用范围
Applicability
|
紧固力矩规定
Torque
|
1
|
M5
|
2.0~3.0N*m(20~30kgf*cm)
|
1
|
M6
|
3.9~5.4N*m(40~55kgf*cm)
|
2
|
M8
|
11~14.7N*m(111~150kgf*cm)
|
3、安装及接线
2 将金属安装工具(如扳手)用绝缘胶带包裹,进行绝缘处理;
2 先进行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然后再将蓄电池组与充电器或负载连接;
2 多组电池并联时,遵循先串联后并联的接线方式;
2 为保证较好的散热条件,各列蓄电池间距保持在10mm以上;
2 连接前,擦净电池端子,使其呈现金属光亮;
2 连接前后,在蓄电池极柱表面敷涂适量防锈剂(如凡士林);
2 蓄电池安装完毕,测量电池组总电压无误后,方可加载上电。
4、蓄电池的使用
4.1补充电
2 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由于自放电电池会损失部分容量,使用前请补充电;
2 如果使用过程中暂时停放不用,请定期进行补充电。
2 使用前应根据下列条件进行补电见下表;
表二 蓄电池储存温度及补充电的时间间隔
& 例如:12V100AH电池的额定容量为100AH,0.1C(A)=0.1X100=10A;
& 例如:充电电压: 12V电池为2.25X6=13.50V,6V电池为2.25X3=6.75V
4.2、蓄电池的放电及放电终止的判断
4.2.1 蓄电池放电终止的判断依据
2 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
2 容量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60~80%。
2 放电终止电压的取定:一般情况下按下表三的相关参数设置,也可根据蓄电池的放电曲线确定不同放电电流下的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
表三 放电的参数设置
放电率
|
放电电流(A)
|
蓄电池放电单体终止电压(V)
|
容量检测标准
|
10h
|
1.0I10
|
1.80
|
≥1.00C10
|
5h
|
1.7I10
|
1.80
|
≥0.85C10
|
3h
|
2.5I10
|
1.80
|
≥0.75C10
|
1h
|
5.0I10
|
1.80
|
≥0.50C10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2FC.tmp.png)
达到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可视为放电终止。
& 注意:
1).不要使蓄电池端电压降至以上规定值以下。
2)放电后不要存放,请立即补充电。
3).最大允许放电电流应控制在以下范围之内:
放电电流 I≤1C10(A),持续放电;
放电电流 I=3C10(A),放电时间 T≤2min;
放电电流 I=6C10(A),放电时间 T≤10s。
4.2.2容量放电测试
一般情况下在对蓄电池进行定期容量测试时,可选择以下几种容量测试方法。
2 离线式测量法
a) 将蓄电池组充满电后脱离系统静置1小时,在环境温度为25±5℃的条件下采用外接(智能)假负载的方式,采用10小时放电率进行放电测试。
b) 放电开始前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环境温度、时间。
c) 放电期间应测量记录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电流、室内温度,测量时间间隔为1小时,放电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d) 放电期间应测量记录蓄电池的端电压及室温,测量时间间隔为1小时。在放电期末要随时测量,以便准确确定达到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
e) 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即为蓄电池组的容量。蓄电池按10小时率放电时,如果温度不是25℃时,则应将实际测量的容量按照下式换算成25℃时的容量Ce:
Ce=Cr/﹛1+K(t-25℃)﹜------------------------(A)
式中:t—放电时的环境温度
K—温度系数(10H率放电时 K=0.006/℃;3H率放电时 K=0.008/℃;1H率放电时 K=0.01/℃)
f) 放电结束后,要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充入电量为放出电量的1.2倍以上。
2 在线式测量法
a) 在直流供电系统中,调整整流器输出电压至保护电压(如46V),由蓄电池对实际负荷供电,在放电中找出蓄电池组中电压最低、容量最差的一只蓄电池作为容量试验对象。
b) 打开整流器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等蓄电池组充满电后稳定1小时以上。
c) 对a)中放电时找出最差的那只蓄电池进行10小时率放电试验。放电前后要测量记录该蓄电池的端电压、温度、放电时间和室温。以后每隔1小时测量记录一次,放电快到终止电压时,应随时测量记录,以便准确记录放电时间。
d) 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即为蓄电池组的容量。如果室温不是25℃时,则应按照(A)式换算成25℃时的容量。
e) 放电试验结束后,用充电机对该只蓄电池进行补充电,恢复其容量。
f) 根据测量记录数据绘制放电曲线。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30C.tmp.png)
2 核对性放电试验法
为了能随时掌握蓄电池组的大致容量,进行核对性放电试验是必要的,其方法是:
a) 在直流供电系统中,调整整流器输出电压至某保护电压(如46V),由蓄电池对实际通信负荷供电。蓄电池组放电前后要测量记录每只电池的端电压、温度、室温和放电时间。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为止。
b) 放电结束后,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入电量为放出电量的1.2倍以上。
c) 根据测量记录的数据绘制放电曲线,留作以后再次测量时比较。
说明:
(1)对于UPS系统的蓄电池组,不建议采用离线式测量法进行容量测试。
(2)进行在线式测量法和核对行容量试验时,对于本身具备蓄电池放电测试功能的UPS设备,需要开启蓄电池放电检测功能对蓄电池进行放电试验。对于没有该功能的UPS,需要关断其交流输入,进行放电试验。
注意事项:
1).上述蓄电池容量试验方法,是日常维护工作中的常用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在容量测试期间保证系统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做容量试验时应提前了解市电有无计划性停电,备用发电机组应处于良好状态。
2).在进行蓄电池容量放电试验前,应用万用表、内阻仪、电导仪对蓄电池的性能进行一次预防性检测。
3).为保证容量测试的准确性,应采用专业蓄电池容量在线测试仪器和假负载进行测试。
4.2.3落后蓄电池的判定
落后蓄电池在放电时端电压偏低,因此落后蓄电池应在放电状态下测量。如果端电压连续三次放电循环中测试均为最低,就可判定为该组中落后的蓄电池。出现落后蓄电池时就应对蓄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
4.4.3充电
4.3.1浮动充电(浮充)
◆ 充电参数
2 充电电压:2.23~2.30V/单体(25℃)(建议设置为2.23V/单体)
2 最大充电电流:0.25C10
2 温度补偿系数:-3mV/℃.单体(以25℃为基点)
2 充电电压变动范围为±0.02V/单体
2 注意:
1).同一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在使用初期会出现一定偏差,半年之后将趋于一致。
2).浮充电压过高或过低对电池的影响如下:
长时间过高(过充电):缩短寿命。
长时间过低(充电不足):满足不了负载或使电池电压不一致,从而使电池整组容量下降,寿命缩短。
4.3.2均衡充电(均充)
◆ 充电参数
2 充电电压:2.35~2.40V/单体(25℃)(建议设置为2.35V/单体)
2 最大充电电流:0.25C10
2 温度补偿系数:-3mV/℃.单体(以25℃为基点)
2 充电电压变动范围为±0.02V/单体
◆ 退出均充条件
蓄电池退出均充的电流参考值一般设定为0.01C10,并联时乘以蓄电池组数。
注意:
正常浮充运行可以不进行此项操作。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采用均衡充电:
Ø 放电容量超过额定容量的20%以上
Ø 搁置不用时间超过3个月
Ø 有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低于2.18V/单体
Ø 连续浮充3~6个月或电池组内出现电压落后的电池
Ø 全浮充运行一年以上
Ø 蓄电池安装调试结束后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补充电。
Ø 蓄电池容量检测后进行均充电。
Ø 蓄电池转为均充的电流参考值一般设定为0.05C10,并联时乘以蓄电池组数。
4.3.3循环使用充电
◆ 充电参数
2 充电电压:2.40~2.50V/单体(25℃)(建议设置为2.35V/单体)
2 最大充电电流:0.25C10
2 温度补偿系数:-5mV/℃.单体(以25℃为基点)
2 充电电压变动范围为±0.02V/单体
2 补充电电量为放电电量的110%~130%,电池环境温度低于5℃取上限。如不确定放电量多少,请按下表补充电:
表四 蓄电池补充电参照表
环境温度
|
充电电压(V/单体)
|
充电时间(h)
|
5
|
2.31
|
7
|
2.46
|
4
|
20
|
2.25
|
7
|
2.40
|
4
|
35
|
2.21
|
7
|
2.34
|
4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431D.tmp.png)
& 注意:
1).充电时间是指在0.25C10(A)以下定电流充电,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达到上表的充电电压后的充电时间;
2).超过表内时间后,如果继续充电就会造成过充电,缩短电池的寿命;如果充电时间偏短会因充电不足而达不到规定的容量。
3).对池进行容电量测试,建议按照循环的充电方式充电。
4.4充电中的注意事项
2 如果充电末期充电电流超过0.05C10A,可能对电池外观和寿命造成永久性的损坏,请特别注意充电电压。
2 循环使用时,为防止过充电,建议安装定时器或采取完全充电后自动转为涓流充电的方式。
主要包括:电力、银行证券、电信、航空航天、国防、交通、金税、金卡工程、政府机关等行业,EPS、UPS 广州区域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本地区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基于最先进和最稳定的技术保证系统,地山公司向用户提供最优品质的 500VA~800KVA 的 UPS 系列产品、500W~800KW 节能型应急电源、 500-3200KVA 稳压电源、变频电源、逆变电源、蓄电池等产品及各种机房解决方案。公司成员60%以上为多年致力于各类品牌售后维护维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公司还积极与国际知名的厂商进行合,如ABB、APC、爱克赛、梅兰日兰、欧雷玛等,目前公司是美国APC、艾默生公司中国区的重要合作伙伴、意大.利欧雷玛公司、瑞士NEWAVE公司中国核心合作伙伴。柏克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并藉与客户密切互动的联系在广大客户和业界同行中都享有较高的声誉。长时间以来地山公司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石化、银行、证券、电力、公安、医院、邮政及众多工厂企业的一致信任和赞赏。
MP1100系列UPS容量从1KVA到20KVA,凭借100%电网环境适应性,广泛应用于通信行业计费中心、通信基站、银行营业网点、ATM自动取款机及证券、交通、电力、工业等各行业网络办公环境。
先进的数字电路系统超稳定运行
MP1100系列UPS突破了UPS行业的技术瓶颈,以先进的数字电路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模拟电路,实现了非凡的创新。在数字电路模式下,高速微控制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对电路控制、参数设定和运行管理更加完美,自检和自侦测功能更加强大。全程采样技术不仅有利于对电路板上的所有独立电路连接进行自检和故障分析,更能经数码变换为极度纯正和稳定的正弦波电压,确保系统超稳定运行。
◆ 电池智能化管理,耐用省心
MP1100系列导入了先进的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可根据用户电池配置自动调整电池的充电电流参数,并根据供电环境对电池进行均充浮充转换、湿度补偿充电和放电管理。此处,MP1100系列还可通过监控界面对电池运行状态进行侦测管理,确保电池高效运行。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不仅减少了管理员的负担,更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达55%以上。
◆ 智能侦测系统全程守护
该系统的微处理器不间断地对所有的电源状态、断路器状态、熔断器状态和所有的电路工作状态进行在线侦测。出现故障时,侦测系统会即时报警通知管理员,同步启动UPS全面保护功能。
◆ 并联冗余
采用全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多台UPS并联冗余功能。
先进的日程管理软件
UPS自带日程管理软件,用户可自我编程实行灵活的定时开/关机、电池充放电和均浮充等功能,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和管理UPS。
高精度SMD技术
MP1100系列改变了传统的插入式电路处理工艺,全部采用高精度SMD技术,即省空间,又彻底消除传统UPS电路中的脚刺,便于提高集成电路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可靠性和运行精度。
采用4层电路板设计和高精度SMD元件完全清除了由芯片自身产生的各种高频信号对其他芯片的干扰,从而让各个芯片模块能够不受干扰的正常工作,抗干扰性大为改善。
MP1100系列全面采用SMD技术,耐高温、准确度高、滤波性能极好,整机性能更加稳定,更牢固耐用,使用寿命增加了80%。
第六代IGBT逆变技术
IGBT良好的高速开关特性,具有高压和大电流的工作特性,采用电压型驱动,只需要很小的控制功率;第六代IGBT具有更低的饱和压降,逆变器的工作效率更高,温升低,可靠性更高。
超清晰界面信息处理技术
◆ 具有语音报警功能。
◆ 人性化的触摸式大屏幕LCD中英文显示,流程图运行状态直观显示,智能图标的触摸按钮,表格式的数据资料、事件记录显示,中英文可选菜单操作。
◆ 直观的LED状态指示:工作流程式状态指示,一目了然。
环保节能关键性技术
经科学的生命周期评价,MP1100系列采用了抗老化性能优异的触摸屏面板和经氟碳工艺处理的机箱外观,环保耐用,历久如新;采用可拆解式模块化设计,易维护并高度节约资源;型轴承风扇,散热性能优异,高度节能;采用无环流控制电路,节电性能良好;采用绿色整流和逆变技术,为用户提供清洁的能源;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路及高精度贴片技术,整机寿命同比延长了80%。
其他性能优点
◆ 优越的负载特性
完全满足从0到100%负载的跃变,而无需切换到旁路,并保护输出稳定可靠。
◆ 完善的保护功能
具有优异的输入输出过欠压保护、输入浪涌保护、相序保护、电池过充过放保护、输出过载短路保护、温度过高保护等多种系统保护和报警功能。
◆ 高性能的动态特性
采用瞬时控制方式和有效值等多种反馈控制,实现了高动态调节,减小输出电压失真度。
◆ 可选的输入谐波滤波器或12脉冲整流器
有效抑制输入的谐波污染,提高UPS的输入功率因数,减小输入的谐波电流。
◆ 可选的电池巡检模块
可对单个的参数进行测量,并在显示板上显示出来。如有电池故障立即报警,通知管理员。
◆ 个性化的设置
可根据用户用电要求对UPS进行工作状态设置,用户可选 UPS工作模式、ECO节能工作模式、EPS工作模式。
MP1100系列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
MP1101K
|
MP1102K
|
MP1103K
|
MP1104K
|
MP1106K
|
MP1108K
|
MP1110K
|
MP1115K
|
MP1120K
|
标称容量(KW)
|
800W
|
1600W
|
2400W
|
3200W
|
4800W
|
6400W
|
8000W
|
12000W
|
16000W
|
工作方式
|
工频双变换纯在线式
|
相 数
|
单相(L+N+G)
|
整流器
|
输入标称电压
|
220VAC
|
范围
|
±25%
|
输入标称频率
|
50Hz±10%
|
输入功率因数
|
≥0.98
|
输出纹波
|
<2%
|
软启动
|
0~100% 5sec
|
充
电
|
充电模式
|
先恒流后恒压,带温度补偿充电和自动均浮充转换
|
浮充电压
|
55VDC
|
220VDC
|
均充电压
|
56.8VDC
|
227VDC
|
温度补偿电压
|
-3mV/℃(单体)
|
充电电流
|
0.1C(根据电池容量设置自动调节)
|
充电功率
|
额定容量的40%
|
电池
|
电池类型
|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
电池容量
|
7~999AH可设定(根据不同功率容量范围不同)
|
电池节数
|
12V类型4节
|
12V类型16节
|
逆
变
器
|
相 数
|
单相
|
标称电压
|
220VAC
|
输出电压稳压度
|
±1%(稳态负载),±5%(负载波动)
|
频度稳压度
|
50Hz±0.5%(不同步时)
|
波峰因数
|
>3:1
|
输出波形失真度
|
正弦波,线性负载<3%;非线性负载<5%
|
动态特性
|
瞬变电压<±5%(由0到100%跃变),瞬间恢复时间<10ms
|
过载保护
|
115%正常工作,125%10分钟,150%1分钟,200%1S
|
逆变器保护
|
>93%(满载)
|
旁路
|
相 数
|
单相(L+N)
|
标称电压
|
220VAC
|
转换时间
|
0ms(静态开关切换)
|
保护功能
|
输入保护
|
输入高低压超限、频率超限;
|
输出保护
|
过流、短路、功因过低
|
电池保护
|
过充保护、过放保护
|
温度保护
|
环境过温保护、逆变器过温保护
|
硬件故障保护
|
辅助电源异常、断路器跳闸、熔断器断开及功率器件过流过压保护
|
系统参数
|
工作环境
|
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30%~90%海拔高度<1000米(每增加100米功率下降1%,最高4000米)
|
冷却方式
|
强制通风
|
通讯接口
|
RS232、RS485。可选干接点接口、SNMP卡(网络远程监控)
|
并机不均流度
|
≤3%
|
冗余功能
|
串联热备份或并联
|
抗浪涌能力
|
10/700uS,5KV;8/20uS,20KA
|
防护等级
|
IP21
|
安全性能
|
输入输出对地的抗电3000VAC,漏电流小于3.5mA;绝缘电阻大于2M欧(500VDC)
|
噪声dB
|
45~50
|
50~55
|
55~58
|
55~60
|
机械尺寸(W×D×H)mm
|
210×500×550
|
220×520×640
|
305×585×760
|
220×520×755
|
重量(Kg)
|
51
|
58
|
65
|
70
|
73
|
85
|
108
|
265
|
300
|
|